top of page

千埤粼粼,映照新屋

桃園臺地造就獨特的水利系統與地景-埤塘,成為 #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,為了將這項特色推廣出去,在 桃園藝文陣線規劃的「千陂粼粼」埤塘文化營中協助課程的進行,運用社區走讀、藝術創作、文資教育,讓小朋友在寓教於樂中學習 #埤塘知識 以及認識家鄉特色!

營隊的最終站來到位於桃園新屋國小,由學校的大家長 #邱正剛校長 與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#董俊仁 文化資產科長一同開場,向此次營隊的小調查員們敘述 #埤塘 的重要性,期望小調查員們能夠更加認識埤塘、認識家鄉的土地。

這場邀請到的埤塘專家是 #陳其澎教授,帶領小調查員們認識埤塘、埤塘的由來、水圳系統、生活聚落以及 #在地文化資產,也分享了許多研究、推廣埤塘的種種及 #一埤塘一學校一社區 的理念,希望能讓越來越多人認識桃園埤塘的美。同時也邀請到新屋國小大學長,新屋東明里 #姜義泉里長,以及新屋庄文史工作室 #姜義溎老師,與小調查員們分享新屋的老照片,從中述說以往的歷史與記憶。

接下來就迎來了小調查員們最期待的社區走讀,大家都興致勃勃地準備出發,首先前往的是桃園大圳第12-2號池,也叫做「#新屋埤」,在此處小調查員們也觀察到了許多不一樣的動植物,其中有瓢蟲、夜鷺、苦楝等,同時也有注意到埤塘旁的養魚飼料桶以及埤塘的 #水利設施。接著前往三七圳八本簿臨時紅壇,在此認識到 #三官大帝#曾茂公 的信仰與習俗。下一站來到了新屋農會稻米故事館,這裡不僅有足足三層樓高的礱穀機,還有水利設施的展示以及 #客家米食文化 的展覽。走至 #水巷桃花源,此為陳其澎教授為12支圳規劃的位於市區的水巷步道,最終站前往新屋范姜老屋群、范姜祖堂,從范姜家族的故事中能夠得知,家族停留於新屋並在此形成聚落與埤塘水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
營隊第二天,藉由埤塘快問快答,活絡小調查員們的腦袋與氣氛,複習且加深昨日吸收的知識,接著運用昨日的所見所聞以及對家鄉的記憶,繪製出一張 #家鄉土地記憶 的地圖。最後迎來藝術創作的時間,由 Taoyuanother樂澄設計的陳炘以及顧祖怡老師,運用「埤塘奶奶說再見」的繪本故事,將小朋友帶入想像。緊接著,利用輕黏土作為媒材模仿 #築埤 的工法,將對埤塘的想像及這次學習到的事物用於埤塘之星的製作呈現中,其中有「招財進寶-天塘」結合廟宇與宗教的創作、「麥芽塘」等滿載想像與童心的創作。

營隊的最後,新屋國小總務 #張心潔主任,也到場勉勵與欣賞小調查員們的創作。營隊也到了尾聲,期許參與營隊的所有小調查員們,對於埤塘、在地特色有更深的了解,也期望將這份守護桃園特色地景-埤塘的心意與力量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千陂粼粼 桃園臺地埤塘推廣工作營

指導單位:文化部文化資產局、桃園市政府、桃園市議會

主辦單位:桃園市政府文化局

共同主辦:桃園市蘆竹區新興國民小學、八德區霄裡國小、新屋區新屋國小

執行單位:社團法人桃園藝文陣線

協辦單位:中原大學埤圳USR團隊、Taoyuanother(樂澄設計工作室)、峰洄映影像文化工作室

特別感謝:新屋鄉農會稻米故事館、新屋范姜祖堂、新屋范姜宗族范姜祖堂管理委員會、桃園市新屋區東明社區發展協會、桃園市環境資源教育推廣學會

ree

留言


​The The Flow and Linkage between Taoyuan Canal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Diverse Links
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
©2022 by usr.cycu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