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訪竹霄田間事 傾聽在地菜園情
- USR計畫 中原
- 5月29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植栽設計課程/地景系許宜珮老師
早上我們來到竹霄社區,展開與在地 #居民訪談 ,聆聽他們 #分享生活故事 與對 #社區菜園 #綠化環境 的想像與期待。課前,老師提醒我們考量長者視力逐漸退化的狀況,建議選擇色彩鮮明或具香氣的植物作為種植對象,以提升感官體驗與參與意願。
訪談過程中,居民熱情地與我們互動,氣氛溫馨而融洽。有人提到喜歡開花植物,因為「看得見成果」帶來的成就感;也有耕作經驗豐富的居民分享種植時機與輪作方式,如夏季適合種植玉米與小黃瓜,冬季則適合蘿蔓與高麗菜,而休耕期間可播種波斯菊與油菜花以培養土壤地力。不僅如此,有居民也提出希望菜園內設有可供休憩的空間與友善步道,讓更多人願意走出家門參與共耕。
隨後,我們前往菜園進行 #實地踏查 與丈量。現場僅有一個出入口,且與馬路間有約40公分的高低落差;周邊環境包含一處修車廠與鐵皮圍籬,以及臨時搭建的棚架。園中目前主要種植高麗菜與萵苣等葉菜類。同學們細心觀察環境條件並測量尺寸,開始思考如何 #透過設計 改善動線與空間配置,進而促進社區居民共同參與、 #共耕共享 的可能性。
經過一個月前的社區訪談與實地踏查後,評圖階段學生們透過 #參與式設計 方式,結合與居民對談蒐集的資料與深入分析,發展出三大設計主軸。
第一 #農耕生活回應 ,針對居民的耕作習慣與實際需求,進行菜園空間的配置規劃與作物選擇建議;第二 #無障礙共融介面 ,回應菜園入口約四十公分的高低落差,結合無障礙設計原則,規劃出適合輪椅通行的步道系統,並預留足夠迴轉空間,確保使用者能友善進入;第三 #場域意象塑造 ,針對入口意象進行創意發想,融合社區特色與居民喜好,並將社區期望種植的 #馬蜂橙 納入設計之中,形塑專屬於竹霄社區的迎賓景觀。
藉由設計構想,空間不再只是功能性場域,而是成為連結人與土地、居民與社群之間情感的重要媒介與平台。讓我們帶著對土地的熱情與傾聽的心,準備好下周踏入社區與居民分享,開啟我們與竹霄的對話旅程!







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