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願政策懂得傾聽|都市計畫公開說明會

九月二十九日、十月二日 都市計畫公開說明會(桃園、蘆竹)

桃園市的都市發展已逐漸以捷運建設為核心,透過軌道交通系統,串聯起生活與產業空間。而在此次的都市計畫說明會中,以捷運綠線G12、G13、G14的站點為核心進行都市規劃。

在這次的說明會中,政府提出了行政、住商、產業等地多方面機能發展規劃,計畫中包含大型公園、農貿市集、產業園區、交通轉運設施等,這些設想的確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及都市便利性,也展現了想藉由交通帶動區域發展的企圖。然而,在衡量區域實際的情況下,這些規劃的內容是否符合在地的需要?是否有不合理的部分存在?值得我們再三檢視。

此外,現行規劃中政府提出的部分聯外道路,直接穿越既有的埤塘區域,這樣的規劃可能會造成水體被切割,導致原本連續的水系被破壞,不僅削弱了自然涵水與滯洪的功能,也讓長久以來與埤塘共存的生活景觀被割裂。

計畫主持人陳其澎教授也在說明會中提到,埤塘是桃園的重要資產與文化特色,期盼桃園市府能積極守護並妥善保留埤塘水體,他強調,都市計畫的推動不應僅採用「切豆腐式」的分割方式,而應尊重原有的地景脈絡,讓道路設計能夠繞過埤塘,使城市發展在延續歷史水文紋理的同時,也實現市府「塑造桃園門面意象」的願景。

市府在願景中提出「以 TOD 與綠色運輸推動城市轉型,塑造桃園門面意象,落實以人為本的都市規劃,邁向低碳生活環境」——這樣的方向值得肯定,也正是居民與市府共同的期待。

在這樣的願景下,都市計畫能更貼近其核心精神——讓桃園的發展不只是形象的更新,而是內涵的延續。埤塘與水圳是桃園最具代表性的自然與文化資產,若能納入綠色運輸與公共開放空間的整體設計中,不僅能強化城市的水文韌性,也能展現「以人為本、與自然共生」的真正低碳城市樣貌

政府所追求的永續發展與居民的訴求並不相衝突,期待在後續討論中,政府能聆聽各方意見,讓政策兼顧發展與民生,期待這項計畫不只是提升硬體機能的工程,更是一個讓在地生活能夠延續、共榮文化與自然的藍圖。唯有如此,都市發展才可能兼顧發展與人本,成為真正符合公共利益的永續願景。

ree

留言


​The The Flow and Linkage between Taoyuan Canal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Diverse Links
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
©2022 by usr.cycu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